2017年,佳能在镜头领域持续发力,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推出了多款新品,涵盖专业级L级红圈镜头、消费级定焦镜头以及适合日常拍摄的变焦镜头,这些新镜头在光学性能、对焦速度、防抖能力以及轻量化设计等方面均有显著升级,进一步巩固了佳能在影像设备市场的领先地位,以下将从主要新品、技术亮点及市场定位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。
2017年佳能主要新镜头型号及特点
EF 24-70mm f/2.8L III USM:大三元旗舰的全面进化
作为佳能EF卡口“大三元”标准变焦镜头的第三代产品,EF 24-70mm f/2.8L III USM自发布起便备受关注,该镜头主打极致画质与专业耐用性,针对前代产品的边缘画质衰减问题进行了针对性优化。
- 光学结构:采用16片11组设计,包含2片UD(超低色散)镜片和1片ASC(空气球面镀膜)镜片,有效抑制色散与鬼影眩光,镜组采用 fluorite萤石材质的改良工艺,提升透光率的同时减轻重量,整体光学性能较前代提升显著,尤其在广角端边缘画质改善明显。
- 对焦与防抖:搭载USM超声波马达,对焦速度达0.02秒,支持全时手动对焦,虽无内置IS防抖,但f/2.8大光圈在弱光环境下仍具备优势,配合高感光度机身可实现稳定拍摄。
- 做工与操控:镜身采用镁合金材质,具备防尘防滴溅结构,适合恶劣环境使用,变焦阻尼可调,对焦环行程优化,专业操控体验升级。
- 适用场景:婚礼、人像、风光、新闻纪实等专业领域,是全画幅用户的“万金油”镜头。
EF 85mm f/1.4L IS USM:人像镜皇的防抖突破
EF 85mm f/1.4L IS USM的发布填补了佳能中长焦定焦镜头无防抖的空白,成为人像摄影师的新选择。
- 光学设计:11组14片结构,包含1片非球面镜片和1片UD镜片,f/1.4大光圈营造出色虚化效果,同时保证中央到边缘的画质一致性,ASC镀膜减少逆光下的眩光,肤色表现自然通透。
- 防抖性能:搭载IS影像稳定器,可实现相当于4级快门速度的补偿,在弱光手持拍摄或视频录制时显著提升画面稳定性,这是85mm定焦镜头的一大突破。
- 对焦与做工:环形USM马达对焦安静快速,支持全时手动对焦,L级镜身做工精良,金属卡口与防尘防滴溅设计兼顾耐用性与专业性。
- 适用场景:人像写真、弱光环境拍摄、婚礼跟拍,尤其适合需要大光圈虚化与防抖兼顾的摄影师。
EF-S 18-135mm f/3.5-5.6 IS USM:APS-C用户的“旅行神镜”
针对APS-C画幅用户,佳能推出了EF-S 18-135mm f/3.5-5.6 IS USM,主打高变焦比与轻量化设计,成为旅行爱好者的理想选择。
- 光学与防抖:12组16片结构,包含1片非球面镜片和1片UD镜片,抑制色差与畸变,IS防抖系统升级至4级补偿效果,配合7.5倍变焦比(18-135mm),可覆盖从风光到人像的多种题材。
- 对焦与视频:搭载STM步进马达,实现安静平滑的对焦,适合视频录制,最近对焦距离0.39米,微距拍摄能力有所提升。
- 轻量化设计:镜身仅重530克,比前代减轻约30g,搭配APS-C机身便携性出色,适合日常旅行、家庭记录等场景。
EF 70-300mm f/4-5.6 IS II USM:长焦镜头的画质升级
作为佳能入门级长焦镜头的迭代产品,EF 70-300mm f/4-5.6 IS II USM在光学性能与防抖能力上均有提升。
- 光学结构:15组20片设计,包含1片UD镜片和1片非球面镜片,提升长焦端的分辨率,减少色散,镜片镀膜优化,逆光拍摄时鬼影眩光控制更好。
- 防抖与对焦:IS防抖升级至5级补偿效果,配合USM超声波马达,对焦快速精准,适合拍摄野生动物、体育赛事等动态题材,最近对焦距离1.2米,微距拍摄能力增强。
- 适用场景:户外风光、鸟类摄影、体育赛事等,是APS-C和全画幅用户入门长焦的性价比之选。
2017年佳能新镜头技术亮点归纳
技术亮点 | 具体表现 | 代表镜头型号 |
---|---|---|
光学升级 | 引入ASC空气球面镀膜、UD镜片优化,提升画质与抗眩光能力 | EF 24-70mm f/2.8L III USM |
防抖突破 | 85mm f/1.4L首次加入IS防抖,长焦镜头防抖升级至5级 | EF 85mm f/1.4L IS USM |
轻量化设计 | 采用镁合金材质与优化镜组结构,减轻重量提升便携性 | EF-S 18-135mm f/3.5-5.6 IS USM |
视频优化 | STM马达支持平滑对焦,部分镜头抑制呼吸效应,适合视频创作 | EF-S 18-135mm f/3.5-5.6 IS USM |
耐用性提升 | 全系L镜头具备防尘防滴溅结构,卡口与镜身加固,适应专业拍摄需求 | EF 24-70mm f/2.8L III USM |
市场定位与用户选择建议
2017年佳能新镜头的布局覆盖了从专业到消费的全市场:
- 专业用户:EF 24-70mm f/2.8L III USM和EF 85mm f/1.4L IS USM凭借顶级画质与耐用性,成为商业摄影师的首选;
- 摄影爱好者:EF 70-300mm f/4-5.6 IS II USM和EF-S 18-135mm f/3.5-5.6 IS USM以高性价比和轻量化设计,满足进阶用户需求;
- 视频创作者:EF-S 18-135mm f/3.5-5.6 IS USM的STM马达与防抖性能,兼顾摄影与视频拍摄,适合Vlogger与短视频创作者。
相关问答FAQs
Q1:2017年发布的佳能镜头中,哪款最适合视频拍摄?
A:EF-S 18-135mm f/3.5-5.6 IS USM是视频拍摄的优选,该镜头搭载STM步进马达,可实现安静、平滑的对焦过渡,避免拍摄时的噪音;4级防抖补偿能有效缓解手持拍摄时的画面抖动,7.5倍变焦比覆盖广角与中长焦,适合多场景视频创作(如旅行Vlog、产品展示等),其轻量化设计(530g)便于长时间手持,搭配APS-C机身(如EOS 80D、EOS 90D)性价比极高。
Q2:EF 24-70mm f/2.8L III USM相比上一代(EF 24-70mm f/2.8L II USM)主要升级了哪些方面?
A:EF 24-70mm f/2.8L III USM的核心升级集中在光学性能与做工:
- 画质优化:采用2片UD镜片+1片ASC镀膜,边缘画质较前代提升约20%,广角端畸变与色散控制更好;
- 轻量化设计:通过镜片材质改良(如萤石工艺优化),镜头重量从805g降至795g,虽降幅不大,但平衡性更佳;
- 结构升级:变焦环与对焦环阻尼可调,镜身卡口增加金属防护,耐用性提升;
- 镀膜技术:ASC空气球面镀膜减少逆光下的鬼影,适合高反差场景拍摄,总体而言,第三代产品在保持专业性能的同时,进一步优化了画质与操控体验,是全画幅用户“大三元”的升级首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