佳能EF-S 15-85mm f/3.5-5.6 IS USM和EF-S 17-55mm f/2.8 IS USM都是佳能APS-C画幅单反相机上的经典镜头,定位略有不同,前者更偏向“一镜走天下的全能型变焦”,后者则是“大光圈恒定光圈的专业级变焦”,两者在焦段覆盖、光圈规格、画质表现和适用场景上各有优劣,一直是摄影爱好者讨论的热点。
焦段与视角:广角与中焦的取舍
焦段是镜头最核心的参数之一,直接决定拍摄视角和题材适应性,佳能15-85mm的焦段覆盖15mm超广角到85mm中长焦,等效全画幅视角约为24-136mm,这个范围从风光、建筑到人像、特写都能覆盖,尤其15mm端在APS-C画幅上能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,适合拍摄大场景风光、室内环境或需要突出空间感的题材,而17-55mm的焦段为17-55mm,等效全画幅约27-88mm,虽然广角端比15-85mm稍窄(少了2mm),但中焦端的55mm更接近人像常用焦段(等效85mm是经典人像焦段),在拍摄人像时既能避免广角畸变,又能获得更自然的透视关系。
对于日常拍摄,15-85mm的“15mm超广角”优势明显,比如旅行时拍摄广阔的草原、拥挤的街道或小空间室内,能容纳更多画面元素;而17-55mm的“55mm中长焦”则更适合半身人像、静物特写或需要一定压缩感的场景,比如拍摄活动中的嘉宾、产品细节等,焦段更集中,拍摄时不用频繁变焦就能找到合适构图。
光圈与虚化:恒定光圈的优势
光圈直接影响进光量、虚化效果和弱光拍摄能力,这是两者最核心的区别,15-85mm采用f/3.5-5.6的浮动光圈,广角端最大光圈f/3.5,长焦端缩小至f/5.6,这意味着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(如室内、黄昏),需要提高ISO或降低快门速度,可能影响画质或拍摄稳定性;而17-55mm拥有f/2.8的恒定光圈,全焦段最大光圈均为f/2.8,进光量是15-85mm在长焦端的2倍多(光圈每大一档,进光量翻倍),弱光拍摄时更从容,能手持拍摄更清晰的照片。
虚化效果上,f/2.8恒定光圈的优势更突出,比如拍摄人像时,17-55mm在55mm端f/2.8光圈下,能获得更明显的背景虚化(焦外成像更柔和),主体更突出;而15-85mm在85mm端f/5.6光圈下,背景虚化较弱,画面会显得更“平”,缺乏层次感,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15-85mm在广角端f/3.5光圈下,配合靠近主体的拍摄,也能获得不错的虚化效果,只是整体不如17-55mm强烈。
画质表现:锐度与细节的平衡
作为佳能EF-S镜头的“中坚力量”,两者画质都属同级别第一梯队,但风格略有差异,15-85mm采用1片非球面镜片和1片UD超低色散镜片,能有效抑制色散和畸变,尤其在广角端,画面边缘的畸变控制较好(后期稍作校正即可),锐度表现均衡,光圈全开时中心锐度不错,收缩到f/8左右时边缘画质进一步提升,适合追求“整体清晰”的日常拍摄。
17-55mm的用料更“豪华”,包含2片非球面镜片和1片UD镜片,镜组结构更复杂,画质表现更“硬核”——光圈全开时中心锐度就很高,边缘画质衰减较小,f/2.8光下就能捕捉到丰富的画面细节;色彩还原上,两者的白平衡和色彩风格都贴近佳能传统,但17-55mm的对比度和饱和度稍高,画面更“通透”,适合商业摄影、人像等对画质要求高的场景,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17-55mm在广角端(17mm)f/2.8光圈下,画面边缘可能出现轻微暗角(全画幅镜头更明显,APS-C画幅稍弱),收缩光圈至f/4即可改善。
做工与手感:专业与轻便的权衡
做工和手感直接影响拍摄体验,两者定位不同,设计理念也有差异,17-55mm作为“伪L头”(虽非红圈镜头,但用料和做工接近L级),采用金属卡口和更扎实的镜身结构,整体重量约645g,镜头前端有独立的光圈环和对焦环阻尼感适中,转动时手感清晰,专业感十足;同时具备一定的防尘防滴溅能力,搭配佳能中端单反(如50D、7D系列)时,能组成更耐用的“工作组合”。
15-85mm则更偏向“轻便实用”,镜身采用工程塑料材质,重量约575g,比17-55mm轻70g,长时间手持拍摄更轻松;卡口为金属材质,镜身设计更圆润,握持手感舒适,但防尘防滴溅能力较弱,更适合日常休闲拍摄,17-55mm的变焦阻尼比15-85mm稍紧,变焦时需要更大力度,但能避免“跑焦”问题;15-85mm的变焦阻尼更顺滑,单手操作变焦更方便。
适用场景:根据需求选择
综合来看,两者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拍摄需求:
- 佳能15-85mm:适合“一镜走天下”的用户,比如旅行爱好者、家庭记录者,需要覆盖从风光到人像的多种题材,追求轻便性和焦段灵活性;对弱光拍摄要求不高,更看重日常使用的综合体验。
- 佳能17-55mm:适合对画质、虚化有更高要求的用户,比如人像摄影师、商业拍摄者,经常在室内、弱光环境下拍摄,需要恒定大光圈保证进光量和虚化效果;能接受稍重的重量,追求专业级的画质和手感。
两者参数对比表
参数 | 佳能EF-S 15-85mm f/3.5-5.6 IS USM | 佳能EF-S 17-55mm f/2.8 IS USM |
---|---|---|
焦段 | 15-85mm(等效24-136mm) | 17-55mm(等效27-88mm) |
光圈 | f/3.5-5.6(浮动) | f/2.8(恒定) |
最近对焦距离 | 38m(广角端)/0.25m(长焦端) | 35m |
滤镜尺寸 | 72mm | 77mm |
镜头重量 | 575g | 645g |
防抖系统 | IS影像稳定器(约4级快门补偿) | IS影像稳定器(约3级快门补偿) |
对焦马达 | USM超声波马达 | USM超声波马达 |
参考价格(二手) | 2000-2500元 | 3500-4500元 |
相关问答FAQs
Q1:佳能15-85mm和17-55mm哪个更适合新手?
A:对于新手,15-85mm可能更友好,它的焦段覆盖更广(15-85mm),从风光到人像都能拍,新手不需要频繁换镜头就能适应多种场景;重量更轻(575g),长时间手持拍摄不易疲劳,且浮动光圈在日常光线充足的户外或白天使用足够,性价比更高(二手价格更低),而17-55mm虽然画质更好,但价格更高、重量稍大,且恒定f/2.8光圈的优势在弱光环境下才能充分发挥,新手若主要在白天拍摄,可能无法完全发挥其价值。
Q2:17-55mm恒定f/2.8光圈在日常拍摄中优势明显吗?
A:优势是否明显,取决于拍摄场景。在弱光或需要虚化时优势突出:比如在室内拍摄(如咖啡馆、展会)、黄昏或阴天,f/2.8光圈能提供更高的快门速度,避免画面模糊;拍摄人像时,f/2.8能获得更柔和的背景虚化,突出主体层次感,但在光线充足的白天(如户外风光、街拍),两者光圈都能满足需求,此时15-85mm的广角端(15mm)和更轻便的机身可能更具吸引力,如果日常拍摄以户外、白天为主,且对虚化要求不高,15-85mm的综合体验可能更好;若经常拍室内人像、活动纪实,17-55mm的f/2.8光圈会带来明显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