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对于相机和镜头市场而言,是承上启下的一年,数码相机已从单纯追求像素和画质,转向更注重视频性能、自动对焦体验和系统生态的完善,全画幅无反相机开始崭露头角,但单反凭借成熟的光学系统和镜头群仍占据主导地位;镜头技术则朝着轻量化、高画质、多功能(如防抖、近摄)方向快速迭代,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创作选择,这一年,佳能、尼康、索尼等主流品牌均推出了多款重磅产品,不仅推动了影像技术的革新,也影响了后续数年的市场走向。
相机市场格局:单反与无反的“双轨并行”
2017年,相机市场呈现出“单反稳固、无反崛起”的态势,全画幅相机仍是专业用户的首选,而APS-C画幅机型则凭借性价比和便携性吸引摄影爱好者。
在单反领域,佳能于同年8月推出了EOS 5D Mark IV,作为经典5D系列的第四代产品,它搭载了约3040万像素的全画幅CMOS传感器和DIGIC 6+图像处理器,支持4K 30fps视频录制(带1.7x裁切)和双像素CMOS AF技术,兼顾了静态摄影与视频需求,尼康则凭借D850重新定义了高像素单反的标准——这款机型搭载了约4575万像素的全画幅传感器,支持4K 30fps无裁切视频(仅限1.5x裁切模式下30/25/24fps),连拍速度可达7fps,成为风光、商业摄影领域的“机皇”,尼康D7500(APS-C画幅,约2088万像素,4K 30fps视频)和佳能EOS 6D Mark II(约2620万像素,全画幅,翻转屏设计)等中端机型,也以更亲民的价格满足了进阶用户的需求。
无反相机方面,索尼在2017年实现了“技术爆炸”:同年9月发布的A9(约2420万像素全画幅)是全球首款搭载堆栈式CMOS传感器的相机,支持20fps高速连拍(无黑场)、1/80000s快门速度和650次闪光同步,成为体育、新闻摄影的利器;而A7R III(约4240万像素全画幅)则平衡了高像素与高速度,支持10fps连拍和4K 60fps视频,被誉为“全能旗舰”,松下则凭借GH5(M4/3画幅)巩固了视频机皇的地位,支持4K 60fps 10-bit 4:2:2内录、5轴防抖和-5℃低温拍摄,成为视频创作者的“神机”,富士X-T2(APS-C画幅,X-Trans III传感器,模拟色彩胶片模拟)凭借复古设计和优秀直出色彩,赢得了人文摄影爱好者的青睐。
镜头技术突破:画质、轻量与多功能融合
2017年,镜头技术的进步同样显著,各大品牌在光学设计、材质和功能上持续创新,为不同画幅和需求的用户提供了丰富选择。
全画幅镜头:画质与速度的“军备竞赛”
佳能在EF卡口镜头上推出了多款升级产品,其中EF 24-70mm f/2.8L III USM被用户称为“一代镜皇”,采用2片UD超低色散镜片和1片非球面镜片,优化了镀膜工艺,边缘画质显著提升,同时搭载了USM超声波马达,对焦快速安静,尼康的AF-S Nikkor 70-200mm f/2.8E FL ED VR则引入了“FL”萤石镜片,有效减轻重量(约1440g)并提升色散控制能力,配合电磁光圈设计和VR防抖,成为长焦变焦镜头的标杆。
索尼FE卡口镜头在G Master系列下持续发力,FE 24-70mm f/2.8 GM作为首款G Master变焦镜头,采用3 aspherical(非球面)镜片(含1个XA超级非球面镜片)和1 ED低色散镜片,实现了从中心到边缘的高画质,同时XD线性马达确保了高速对焦,适马则凭借Art系列定焦镜头性价比优势,推出85mm f/1.4 DG HSM Art,凭借出色的焦外虚化和近摄能力(最近对焦距离0.95m),成为人像摄影热门选择。
APS-C与特殊镜头:细分市场的深耕
针对APS-C画幅相机,适马推出了30mm f/1.4 DC DN | Contemporary(E/FE卡口),等效全画幅45mm焦距,适合人文纪实,f/1.4大光圈在弱光环境下表现出色,腾龙则推出了18-300mm f/3.5-6.3 Di II VC PZD B016,覆盖广角至长焦,支持微距拍摄(最大放大比1:3.2),成为“一镜走天下”的旅行镜头选择。
特殊镜头方面,适马105mm f/1.4 DG HSM Art凭借f/1.4超大光圈和1:1微距功能,成为人像与微摄影双修的“神器”;索尼FE 90mm f/2.8 Macro G则结合了G系列画质与90mm中长焦微距的拍摄特性,适合静物、昆虫等题材。
用户需求与技术趋势:视频、高感与智能体验
2017年,用户需求的变化直接推动了相机技术的迭代,视频功能成为竞争焦点:4K视频从“可拍”向“好用”转变,支持4K 60fps、10-bit色深、Log伽马等功能的机型更受青睐;自动对焦技术从“追焦”向“智能追焦”升级,索尼眼部对焦、佳能双像素CMOS AF II等技术大幅提升了拍摄动态主体的成功率;高感光度表现持续优化,尼康D850(最高ISO 102400)和索尼A7S II(全画幅低照度神器)等机型,让暗光环境下的拍摄更加从容。
镜头的轻量化设计成为趋势,例如佳能EF 70-200mm f/4L IS II USM比前代减轻165g,更适合手持拍摄;防抖技术从机身防抖(IBIS)与镜头防抖(IS)协同发展,松下GH5的5轴机身防抖+镜头防抖协同,可实现等效6档防抖效果。
2017年主流全画幅相机参数对比
型号 | 传感器像素 | 处理器 | 对焦点数 | 连拍速度 | 视频规格 | 特色功能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佳能EOS 5D Mark IV | 约3040万 | DIGIC 6+ | 61点 | 7fps | 4K 30fps(1.7x裁切) | 双像素CMOS AF,像素双核 |
尼康D850 | 约4575万 | EXPEED 5 | 153点 | 7fps | 4K 30fps(1.5x裁切) | 机身防抖,8K timelapse |
索尼A9 | 约2420万 | BIONZ X | 693点 | 20fps | 4K 30fps(1.5x裁切) | 堆栈式传感器,1/80000s快门 |
索尼A7R III | 约4240万 | BIONZ X | 399点 | 10fps | 4K 30fps(1.5x裁切) | 背照式传感器,5轴防抖 |
松下GH5 | 约2177万 | Venus Engine | 225点 | 12fps | 4K 60fps 10-bit 4:2:2 | 5轴机身防抖,-5℃低温 |
2017年的相机和镜头市场,是技术积累与用户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,单反在画质和镜头群上仍具优势,而无反以电子化、小型化、高速化开启了新的可能;镜头技术则在画质、轻量化和多功能性上不断突破,为影像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,这一年发布的多款机型和镜头,不仅定义了当时的市场标杆,也为后续无反相机的全面爆发奠定了基础。
FAQs
Q1:2017年发布的相机中,哪款最适合专业视频创作者?
A:松下GH5是2017年视频领域的“全能机型”,它支持4K 60fps 10-bit 4:2:2内录(无需外录),5轴机身防抖可有效抑制手持拍摄抖动,具备-5℃低温适应能力(适合户外拍摄),还提供V-Log/V-Gamma L色彩模式,方便后期调色,其Micro Four Thirds系统拥有轻量化镜头群(如12-35mm f/2.8、35-100mm f/2.8),兼顾了画质与便携性,是纪录片、短视频、婚礼视频等场景的专业选择。
Q2:2017年镜头选购,预算有限如何搭配高性价比“旅游镜头组合”?
A:对于预算有限的摄影爱好者,推荐“APS-C画幅机身+轻量化变焦+定焦”组合,搭配富士X-T2(APS-C画幅),可选择:①XC 15-45mm f/3.5-5.6 OIS(套机镜头,轻便且支持防抖,适合日常记录);②适马30mm f/1.4 DC DN | Contemporary(等效45mm,f/1.4大光圈适合弱光和人像,画质接近Art系列),若使用全画幅机身,可考虑腾龙28-75mm f/2.8 Di III VXD(索尼E卡口)或适马24-70mm f/2.8 DG OS HSM Art(佳能/尼康卡口),两者均以不到高端镜头一半的价格,实现f/2.8恒定光圈和高画质,兼顾风光、人像、旅行等多题材拍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