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MPCC(Blackmagic Pocket Cinema Camera)系列作为Blackmagic Design旗下的热门电影机,其镜头卡口设计直接关系到镜头适配性与拍摄灵活性,不同型号的BMPCC在卡口选择上存在差异,主要围绕传感器尺寸、机身定位及目标用户需求展开,本文将详细解析BMPCC各型号的镜头卡口特点、适配方案及使用注意事项。
BMPCC系列的镜头卡口主要分为M4/3(微四 thirds)卡口和L卡口两大类,其中M4/3卡口应用于早期的BMPCC(2013年发布)、BMPCC 4K(2018年)及BMPCC 6K(2019年),而L卡口则首次出现在BMPCC 6K Pro(2020年)中,后续的BMPCC 6K G2(2021年)和BMPCC 4K G2(2022年)也延续了这一设计,卡口的选择与机身的传感器尺寸密切相关:BMPCC 4K和6K(非Pro)搭载Super 23.5mm×13mm传感器(接近Super 16mm画幅),而6K Pro、6K G2和4K G2则升级为Super 36mm×24mm传感器(接近S35画幅),更大的传感器需要支持更大像场镜头的卡口,因此L卡口应运而生。
M4/3卡口:灵活性与性价比的平衡
M4/3卡口由奥林巴斯和松下联合开发,以法兰距短(19.25mm)、镜头群丰富著称,是BMPCC 4K和6K(非Pro)的核心配置,其优势在于:
- 镜头兼容性广泛:原生支持M4/3系统镜头,涵盖松下、奥林巴斯、适马等品牌,涵盖从广角到长焦的多种焦段;通过转接环可适配EF、PL、C、尼康F等多种卡口镜头,尤其适合需要使用 vintage 镜头或电影镜头的用户。
- 便携性与性价比:M4/3镜头体积小巧、重量轻,搭配BMPCC的紧凑机身便于手持拍摄;同时副厂镜头(如唯卓仕、7artisans等)价格亲民,适合预算有限的独立 filmmaker。
- 电子触点支持:M4/3卡口具备电子触点,可实现镜头与机身的光圈控制、自动对焦(部分镜头)及EXIF信息读取,简化操作流程。
但M4/3卡口也存在局限:由于原生镜头像场较小,适配更大传感器的6K Pro/G2时会出现严重裁切(约1.5x),因此仅适用于Super 16mm或S35mm裁切模式下的4K/6K机型。
L卡口:专业性能与全画幅潜力
L卡口由徕卡、松下和适马于2018年联合推出,法兰距更短(20mm),支持更大像场的镜头,是BMPCC 6K Pro/G2和4K G2的专属卡口,其核心优势包括:
- 适配大像场镜头:L卡口原生支持全画幅镜头(如徕卡SL、松下S系列、适马L卡口镜头),可充分发挥6K Pro/G2的Super 36mm传感器优势,避免画质损失;通过转接环还可适配M4/3、EF等卡口镜头,扩展性更强。
- 光学素质卓越:L卡口镜头群以高分辨率、低像差著称,尤其适合追求电影级画质的专业用户,如徕卡SUMMIT系列、松下S PRO系列等高端镜头,能充分满足4K/6K甚至8K拍摄需求。
- 专业级操控支持:L卡口镜头多配备光环、对焦环及自定义按键,配合BMPCC的机身操控,可实现精准的手动对焦和光圈调整,符合电影拍摄流程。
L卡口系统的门槛较高:原厂镜头价格昂贵(如徕卡镜头多在万元级别),副厂选择相对较少(适马部分镜头性价比较高),且镜头体积和重量普遍大于M4/3镜头,便携性稍差。
不同型号BMPCC卡口对比
为更直观展示差异,以下表格汇总了BMPCC主要型号的卡口配置及特点:
型号 | 卡口类型 | 传感器尺寸 | 适用镜头群 | 核心优势 | 适用场景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BMPCC(2013) | M4/3 | Super 15.8mm×8.8mm | M4/3原生,可转接EF/PL等 | 极致便携,性价比高 | 独立短片、Vlog |
BMPCC 4K/4K G2 | M4/3 | Super 23.5mm×13mm | M4/3原生,转接EF/PL/C等 | 镜头丰富,性价比高 | 入门电影拍摄、多场景适配 |
BMPCC 6K/6K G2 | M4/3 | Super 36mm×24mm | M4/3原生,转接EF/PL等(裁切) | 传感器大,性价比高 | S35裁切模式下的高画质需求 |
BMPCC 6K Pro | L卡口 | Super 36mm×24mm | L卡口原生,转接M4/3/EF等 | 无裁切,镜头素质高 | 专业电影制作、高要求拍摄 |
转接注意事项
无论M4/3还是L卡口,转接是BMPCC用户常见的镜头扩展方式,但需注意以下几点:
- 法兰距匹配:M4/3法兰距(19.25mm)短于EF卡口(44mm),可通过“增距筒+转接环”实现无限远对焦;L卡口法兰距(20mm)接近EF卡口,转接时需选择支持电子触点的转接环以保留光圈控制功能。
- 光学素质:廉价转接环可能引入暗角、画质下降等问题,推荐使用 metabones、Novoflex 等品牌的高端转接环。
- 自动对焦支持:部分电子转接环(如适卡口的MC11)支持自动对焦,但对焦速度和精度可能不及原生镜头,电影拍摄中更推荐手动对焦。
用户选择建议
- 预算有限/便携需求优先:选择M4/3卡口的BMPCC 4K G2或6K G2,搭配副厂M4/3镜头或转接EF镜头(如佳能STM系列),性价比极高。
- 专业画质/无裁切需求:L卡口的BMPCC 6K Pro是首选,配合松下S PRO或适马Art系列镜头,可输出高动态范围、高分辨率的电影素材。
FAQs
Q1:BMPCC 6K Pro的L卡口可以转接M4/3镜头吗?会有裁切吗?
A1:可以,L卡口可通过官方或第三方M4/3转接环使用M4/3镜头,但由于6K Pro的传感器(Super 36mm)大于M4/3像场(约17.3mm×13mm),会出现约1.5x的裁切,等效焦距变长,适合长焦拍摄或需要裁切画面的创意需求。
Q2:使用M4/3卡口的BMPCC 4K转接EF镜头时,如何避免无限远对焦问题?
A2:M4/3法兰距短于EF卡口,需使用“带光学增距的EF-M4/3转接环”(如 metabones Speed Booster),这类转接环通过缩短焦距(0.71x)既解决无限远对焦,又增加进光量(提升约1档光圈),同时减少裁切(约0.8x),是EF镜头转接M4/3的首选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