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-105镜头怎么用

tjadmin 镜头配置 2

18-105mm镜头作为许多相机套机中的常见变焦镜头,其焦段覆盖了广角到中长焦,日常拍摄适用性极强,无论是风景、人像还是纪实题材,都能通过调整焦距和参数灵活应对,新手也能快速上手,以下从基础操作、场景应用、参数设置及注意事项几个方面详细说明其使用方法。

18-105镜头怎么用-第1张图片-辉镜摄影

基础操作:安装与对焦

将镜头安装到相机机身上,拆卸镜头时,按下镜头卡口锁扣,逆时针旋转镜头取下;安装时,对准镜头卡口与机身的红点(或白点),顺时针旋转直至听到“咔嗒”声,确保锁紧,安装后,开启相机电源,通过镜头上的AF/MF切换钮选择对焦模式:AF(自动对焦)适合日常拍摄,相机自动完成对焦;MF(手动对焦)则需转动对焦环手动调整,适合微距拍摄或对焦困难场景(如透过玻璃拍摄)。

变焦操作通过转动镜头上的变焦环实现:18mm端为广角视角,适合拍摄广阔场景;105mm端为中长焦,可拉近 distant主体,压缩空间感,变焦时动作需缓慢平稳,避免画面抖动,尤其在长焦端(如70-105mm)时,轻微晃动都可能导致模糊。

场景应用:不同焦段的拍摄思路

18-105mm镜头的焦段跨度大,可根据题材选择合适焦段:

  • 风景摄影:优先使用18-35mm焦段,广角视角能纳入更多环境元素,展现山川、建筑的宏大感,拍摄时可将光圈收缩至f/8-f/11,保证前后景清晰,配合三脚架使用,避免因小光圈导致快门过慢而模糊。

    18-105镜头怎么用-第2张图片-辉镜摄影

  • 人像摄影:推荐70-105mm焦段,中长焦能适当压缩人物与背景的距离,同时虚化背景(大光圈如f/4-f/5.6),突出人物主体,拍摄半身像时,焦距设在85mm左右效果更佳;全身像可缩短至50mm,兼顾环境与人物比例。

  • 纪实与日常:35-70mm焦段最实用,接近人眼视角,既能交代环境细节,又能清晰捕捉主体,街头抓拍时,可提前将焦距设定在50mm左右,快速对焦,记录生活瞬间。

  • 微距尝试:虽然18-105mm非专业微距镜头,但最近对焦距离约0.45米,在105mm端靠近拍摄小物体(如花卉、饰品),也能获得一定虚化效果,建议搭配手动对焦,确保主体清晰。

参数设置:光圈、快门与ISO的配合

合理设置曝光参数是拍好照片的关键,以下为不同场景的参数建议:

18-105镜头怎么用-第3张图片-辉镜摄影

拍摄场景 推荐焦段 光圈(f) 快门速度(s) ISO 核心目的
风光 18-35mm 8-11 ≥1/125(或三脚架) 100-200 保证景深与清晰度
人像 70-105mm 4-5.6 ≥1/250 100-400 虚化背景,突出主体
日常/纪实 35-70mm 6-8 ≥1/125 200-800 平衡环境与主体清晰度
弱光/夜景 18-35mm 5-5.6 ≥1/60(需三脚架) 400-1600 提高进光量,控制噪点
  • 光圈:大光圈(f/3.5-f/5.6)适合弱光或需要虚化背景的场景;小光圈(f/8以上)适合风光、建筑,确保画面锐利。
  • 快门:手持拍摄时,快门速度不低于焦距倒数(如105mm端需≥1/125s),避免抖动;运动场景需更高快门(如1/500s以上)。
  • ISO:光线充足时用低ISO(100-200)保证画质;暗光可适当提高,但需注意ISO过高会增加噪点,建议开启相机“高ISO降噪”功能。

注意事项:提升拍摄效果的细节

  1. 防抖功能:若镜头带有VR(防抖)功能,在弱光或长焦端开启可提升画面稳定性,但使用三脚架时需关闭,避免防抖系统与脚架产生冲突。
  2. 避免极端焦段:18mm端边缘画质可能略逊,拍摄时可稍收缩焦距(如20mm)或后期裁切;105mm端最大光圈较小(通常f/5.6),暗光拍摄需注意快门速度。
  3. 镜头保养:避免在风沙、雨天环境中更换镜头,前镜片需用气吹清洁,指纹或污渍用专用镜头布擦拭,切勿用手直接触摸。

相关问答FAQs

Q1:18-105mm镜头适合拍视频吗?有哪些注意事项?
A:适合拍摄日常Vlog、家庭视频等,注意三点:一是开启镜头防抖(VR),手持拍摄更稳定;二是避免频繁快速变焦,可能导致画面抖动,可提前设定好焦段;三是使用手动对焦(MF),避免自动对焦时镜头“拉风箱”影响观感,必要时搭配跟焦器使用。

Q2:用18-105mm镜头拍星空,应该怎么设置参数?
A:拍摄星空需三脚架支撑,手动对焦至无穷远(可切换至MF模式,将对焦环拧至∞符号附近,再微调至最清晰),参数建议:焦距18mm(广角容纳更多星空)、光圈f/3.5-f/5.6(最大光圈进光)、快门15-30秒(避免过曝导致星星拖尾)、ISO 1600-3200(根据环境光调整,光污染少可降低ISO),开启相机“长时间曝光降噪”功能,减少噪点。

标签: 场景适配 操作技巧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